SERVICE PHONE
0335-7666899
新闻动态

我国纯碱工业及07年发展趋势分析

发布时间:2007-06-28 15:10:00

2006年我国纯碱工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良好市场需求推动我国纯碱工业稳步发展。在产量不能满足市场需求高增长的影响下,促使国内纯碱价格持续走高。2006年我国纯碱产量为1590万吨,同比增长11.5%。纯碱出口全年180万吨,同比增长4%。纯碱出口总量占全年国内纯碱总量的11.4%。纯碱全年平均出口价格为157.5美元/吨,同比增长幅度为-3.1%。出口价格的下降,使纯碱出口更具竞争性。2006年,国内纯碱主流平均出厂价格由年初1300元/吨上涨至年末的1500元/吨,上涨幅度15.38 %。2006年是我国纯碱工业发展最好的时期与阶段。纯碱工业良好的发展主要得益于旺盛的国内市场需求、国际贸易环境的改善、国际能源价格的上涨、产品竞争能力的提高和国家对纯碱工业的有序发展的正确规划管理。在国际市场中,我国纯碱产品质量和具有竞争能力的价格,使的我国纯碱在国际市场的贸易份额中不断增加。国际市场需求量的加大,有力地促进了国内纯碱工业的发展。2007年我国纯碱市场依旧向好局面,国家对宏观经济管理,尤其是对过热的房地产业进行有效调控的影响下,国内纯碱市场价格上涨势头将会适度减弱,但上涨趋势将不会改变。 

     影响我国纯碱市场的主要因素。 
     
1.生产能力与产量情况
    我国纯碱是世界最大的生产国与消费国。我国纯碱产能1700万吨,产量1590万吨,占世界产量的30%,我国产能目前与欧洲总产量持平。高于美国1200万吨的生产能力以及1000万吨的产量。我国纯碱生产装置开工率保持在93%的较高水平。2006年我国纯碱增长幅度11%。国内纯碱生产厂家生产状况良好,装置开工率处于最佳水平,产品库存率较低,产销率保持较高的水平,市场需求仍保持在持续上升阶段。纯碱作为基础化工产业,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拉动和全球经济整体向好的影响下,将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 
     
2.出口对纯碱市场的影响
    我国与美国是国际市场上最大的纯碱出口国。我国纯碱产量约10%依赖于国际市场,美国纯碱产量的30%-40%用于出口国际市场。2006年,我国纯碱市场好转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国际贸易市场的好转与改善。出口量的增加对减轻国内市场压力起到极其重要作用。2006年纯碱全年出口181万吨,同比增长4%。纯碱出口总量占全年国内纯碱总量的11.4%。全年国内表观消费量为1770吨,同比增长10.7%。美国纯碱以天然碱为主,2006年由于国际原油价格的持续高涨,使美国纯碱生产成本和物流成本等方面迅速增加,使其在亚洲市场出口贸易竞争能力明显下降。这为我国纯碱出口创造了有利的国际贸易竞争环境。使我国纯碱在国际市场中尤其是在亚洲区域,具有较强市场竞争优势,而且这种竞争能力正在逐渐的不断增强,使我国纯碱在国际市场贸易份额中不断增加。国际市场需求量的加大,有力地促进了国内纯碱工业的发展。2007年,国际原油市场价格仍将继续维持在55美元/吨左右较高水平,国际原油市场价格出现大幅下降的可能性不大。高油价将会对我国纯碱出口提供相对良好的贸易基础和条件。2006年纯碱全年平均出口价格157.5美元/吨,同比增长幅度-3.1%。出口价格的下降,使纯碱出口更具竞争性。 

3. 我国纯碱产业结构情况
    我国纯碱主要集中在以华北、华东等沿海地区。生产方法为氨碱法、联碱法和天然碱法三种工艺并存。其比例大致为60%、36%、4%。近几年来,我国对纯碱产业区域结构进行有效的调整,纯碱工业生产装置开始逐渐向内陆地区转移。包括内蒙古自治区等一大批大型纯碱生产装置的建设项目投入,我国纯碱工业不仅将迈向一个新的台阶,而且使产品区域性结构布局更加合理,减少产品销售重叠区域,提高资源、能源、物流有效利用率。可以说,我国纯碱工业是基础化学工业中发展较为稳定有序的产业之一国内市场需求对纯碱市场影响。2006年,与纯碱相关的主要下游行业增长幅度都表现出不错的势头。如原油炼制6.4%、化学工业33.5%、平板玻璃12.4%、日用玻璃15.5%、造纸53.9%、纺织工业22%、氧化铝工业53.9%、合成洗涤剂13.4%、化学农药21.9%等。国内纯碱市场需求的增加使市场供应趋于紧张,尤其是国内对原油的高需求消费,房地产行业、石油化工、医药、纺织、造纸等行业的高增长和基础建设的高投入,有力地推动纯碱工业进一步发展。我国连续几年经济运行增长幅度都保持在10%以上水平,2006年将有可能是我国近年来GDP增长速度最快的一年。2007年在国家对经济增长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的管理下。一些重要行业如基本建设、房地产、建材行业增长速度将会适度下降,这些都将对纯碱市场需求产生一定影响并在2007年有所表现,但由于经济运行惯性的作用下,这种影响将不至于有太大的影响。 
     
    后市工业发展趋势分析,进入本实际,我国进入新一轮的高速经济增长周期,下游行业的迅猛发展有力的推动了我国纯碱工业的向前发展。我国纯碱供大于求。纯碱年产量的10%需要依赖于国际市场的消化吸收。近几年来,我国对纯碱产业区域结构进行有效的优化调整,纯碱工业生产装置开始逐渐向具有能源优势和资源优势的华北地区和西北内陆地区转移。包括内蒙古自治区等一大批大型纯碱生产装置的建设项目的投入,使我国纯碱产品区域性结构布局更加合理。2007年我国纯碱产能将有可能达到2000万吨。企业做大做强,形成集约化经营管理,提高生产技术降低成本,加强行业管理,充分利用国内市场的自我消化能力,把握国际市场机遇,尽可能的增加出口,减轻国内市场压力,是国内纯碱工业的重点工作。